引子:
这个春天,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千里阻沙带的建设现场,阜新人在风口里挥锹铲土,播种新绿。当春风掠过披上绿衣的沙丘,卷起的不再是呛人的黄沙,而是樟子松的松脂清香。
在北纬42度、东经121度坐标附近,一弯深深浅浅的绿色,扼守在科尔沁沙地南缘。
这里是辽宁阜新,位于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过渡带,曾拥有水草丰美的疏林草原,皇家牧场;又遭气候变化及过垦过牧,一度生态失衡,黄沙堵门。
作为新中国科学治沙的开启地,这里连续70余年传递防沙治沙“绿色接力棒”。尤其是自2023年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启动以来,阜新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确定“一带三区”攻坚布局,即建设科尔沁沙地南部锁边林带,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区、柳河流域及绕阳河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久久为功“堵住风口,建立屏障,系统治理”。
2023年,辽宁省先试先行,在全国首个召开省级防沙治沙工作推进会,率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了《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2023-2030年)》,承办了国家林草局主办的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片区会议,拉开了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序幕。阜新作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在此大背景下,防沙治沙工作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了攻坚方向,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
如今,站在章古台镇松林深处的防火瞭望塔放眼远眺,2.7万亩半流动沙地已化作青翠屏障;无人机掠过天际,冬黑麦的根系深扎沙土……科尔沁沙地正重现草原风光,“阜新绿”日渐浓郁。
为何坚持70余年如一日种树?如今的扩绿工程有哪些变化和提升?阜新在防沙治沙中又收获几何?走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一线,答案清晰可见。
责任编辑:赵洪涛
来源 彰武时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