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上电视台
 返 回 首 页  名 城 名 地  名 景 名 胜  名 吃 名 店  名 企 名 牌  名 师 名 家  名 医 名 院  网 视 动 态 
 在 线 电 视  网 视 关 注  法 制 教 育   乡 村 振 兴  红 色 文 化   产 业 联 盟  网 视 云 家  活 动 赛 事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活动赛事 >> 藏了朱德的扁担--老红军朱俊才的故事

藏了朱德的扁担--老红军朱俊才的故事

2021-06-24 16:06:59 来源:中国网上电视台 浏览:120839

藏了朱德的扁担--老红军朱俊才的故事


图为 马庆赐当年釆访老红军朱俊才(右)摄影  马俊超

这是一根不平常的扁担,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送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如今的很多中年人都有印象,小学课本上有篇著名的课文--《朱德的扁担》:艰难的红军初创时期,一拨年轻的红军战士,为了不让朱德军长亲自跟着大伙下山挑粮,藏了朱德挑粮的扁担。而藏扁担的“执行人”就是方城籍老红军朱俊才。虽然老红军朱俊才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回想起老人过去传奇般的战斗岁月,仍令我们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出生于河南南阳方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朱俊才,从小就练就了坚强勇敢的品格。年仅8岁,他就跟着父亲徒步走到汉口卖火柴,1927年,他爬火车辗转千里到了江西南昌,在一个河南老乡的帮助下,朱俊才在朱德的军官教导团当上了通信员。南昌起义打响后,他作为全团最小的士兵投入到了起义战斗,朱德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师后,作为朱德的警卫员,除了担负警卫、牵马等任务外,还经常负责给毛泽东、陈毅送信。因为朱俊才有在武汉见过“大世面”的经历,又长得眉清目秀,特别灵活机灵,朱军长、毛委员和陈毅同志都十分喜欢他。

提起父亲在井冈山的峥嵘岁月,朱俊才的儿子朱贵宇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他回忆说:当时由于井冈山革命形势发展很快,红军部队扩大,山上粮食不够,为了囤积粮草对付敌人的围剿,战士们经常需要下山挑粮。而这挑粮路是一条来回有30多公里的山路,路陡坡滑,多是羊肠小道,有时还会半路遇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在那艰难的岁月里,红军官兵特别团结,将领身先士卒,身为军长的朱德同志也和大家一起下山挑粮。同志们纷纷劝阻,但谁也劝不住他。一天,朱俊才和其他3位战士商量:“想一个什么办法,让军长别下山挑粮了。”有位小战士冒出一句:“没扁担,他就挑不成。”大伙都叫好,可谁也不敢“私藏”首长的东西呀,于是最后推荐当过朱德通讯员的朱俊才“执行”这件事,朱俊才知道这位憨厚的老首长肯定不会因此事怪罪自己,就连夜把朱德的扁担藏到了几里路外一户叫毛四明的老乡家。第二天,朱德准备去挑粮时,四处找不到他的扁担,红军战士们暗自高兴,以为军长从此就不再挑粮了,谁知朱军长竟又叫人做了一根扁担,亲自在扁担上刻下“朱德记”三个字,再一次加入了下山挑粮的行列。这个红军传统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直到今天,我们看到这个故事,仍然很受感动。

1950年4月,朱俊才响应政府的号召,回到老家建设家乡。38岁的朱俊才在转业回乡前,冀鲁豫革命委员会组织部曾为他开了一张证明材料,要求当地政府妥善安置朱俊才,本来一身伤病的朱俊才可以在老家离职修养,但朱俊才更想在工作中为家乡多做贡献,于是方城县政府安排朱俊才在方城县粮食局中心粮站任仓库管理员。

几十年来转战了大半个中国的朱俊才,对他的转业安排十分满意,他没有更高的要求。他说,我原本就是个普通人,这种平凡的生活最适合我。在粮站仓库,朱俊才一干就是14年,直至离休。同时朱俊才还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为国家的富强建设做贡献。直到92岁去世时,享受副军级待遇,深刻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种良好的家风一直在影响着他的子女,在朱俊才老人的谆谆教导下,老人的子女也逐渐长大成才,在方城县委办公室等岗位上认真的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今,老人的孙子也接过了爷爷手中的“接力棒”,在方城县档案局的办事窗口,时刻为来办事的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往事并非如烟,记忆历久弥新。朱俊才老人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这种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正是因为这些革命先辈不怕吃苦,不怕牺牲,默默奉献,红星才能照耀中国。(马庆赐 朱镕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