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城炼真宫,座落于龙泉路北侧的潘河西岸,建筑宏伟、掩映于翠林之中;钟罄悦耳,源发在宫殿楼阁。这里的烟火香风,飒飒秋风与对联的清廉之风交织在一起,让人清醒让人醉,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同一般的廉政教育课。

2024年国节庆期间,我与友人一起再次游览炼真宫。这一天恰建九月初一、游人如织,香烟缭绕,加上气候温和、暖风习习,引发了我对这里浓厚廉洁含虚而劝人向善文化的极大兴趣,尤其是每一座殿堂的对联文化味十足。使这座千年宫殿更加引人入胜,让人留连忘返,细心品赏,受益匪浅。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道心,修身如执玉积德胜积金。这一幅由无笔书的篆书对联更是含虚婉转,让人感觉到劝人积德向善,守身如玉的廉洁之风迎面扑来,立于炼真宫大门两侧,显得高端大气,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炼真宫匾额行草书法由大书法家任法融题,他是世界宗教和平会原主席、原全国政协常委、前中国道教协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是我国著名道教学者、慈善家、著名易学专家。他能够给炼真宫题字,说明他对这里的重视,彰显出了整个宫院的端庄与非凡的气势,引领信使以虔诚之心一步步走进宫院参拜诸位神灵。
进入宫院,人们习惯性地先到正通大门的张三丰殿跪拜!门两边的对联格外醒目,上联是:更更晓晓晓时晓晓更晓,下联是:星星月月月中月月星月。工整的隶书出自名家之手,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合。此处为双联,突出了这里的中心位置,二联为:志修道俗人不俗,广行善凡者不凡。书法如行云流水,气势恢弘。内容则劝人向善。
仙祖堂的门两边写的是:空中结就浮云篆,上祝高真寿万年。显示出了对仁祖的敬仰之情。

二楼则是公主楼,湖阳公主端坐正中,神态自然,仪表端庄,门两边对联是:一片白云香一阵,一番雨过一番新。这里是整个大院的核心、彩旗招展,八卦布阵,烘托出了公主的高贵与神奇。
湖阳公主,乃东汉光武帝刘秀之长姐,名黄。公元25年,刘秀始登基,人心悦服。这时,湖阳公主因太守骑都尉胡珍卒而寡居,帝怜其岑寂,便与黄语及群臣,欲窥姐意,湖阳公主说:“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乃召宋弘,令湖阳公主坐于屏后,自出语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宋弘答道:“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句话则看出了宋弘之品格高尚,在美色与金钱高位面前不动心,不忘初衷,不弃前妻,让人尊敬。光武帝看自己这个月老做不成了,便对公主道:“事不谐矣!”湖阳公云主只好守寡全节,来到封地西北的方城境内“炼真宫”诵经修真。而炼真宫道观及宫城正是此时光武帝为湖阳公主能安心“炼真”的修道所筑,其创建时间至今已有1900多年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刘秀君主的贤明及姐刘黄的贤惠,听从安排,修身养性,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廉政教育活教材,对现代人来说,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汉光武帝刘秀对长姐湖阳公主格外关照,炼真宫修建得如皇宫一般,宫外有城墙高耸,城内有宫殿楼阁。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建筑华美壮丽,再加上宫观座落于潘河水边,门迎旭日。紫气东来,出东门不远便可顺潘水南下,然后直达封地湖阳;左临京路,出入京城交通方便;南临城区,市贸繁荣昌盛;背依七峰,俨然是一道天然屏障,灵气秀岚皆聚于此,一年四季,景色常新,确是洗心修真之佳境宝地。历经沧桑,屡受战乱,几番兴衰,多处毁坏甚为可惜!
改革开放后的40多年间,炼真宫进行了全面重修,按每三年一座宫殿的速度建设,如今的三清殿、灵霄殿、祖师殿、钟鼓楼等均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方域这座千载道观如今已成为境内建筑规模最大,最具教育意义,最具观赏价值的游览圣地。
沿着宫院的中线便是众人争相参拜的天爷殿,潇洒的行草对联写道:天降云龙道本上升张烈正气丽于太清辅弼正道,人数长生六丁九卓秘密真成敬之终吉昊天贵名。内容覆盖全面,大气磅礴,给人一种威严,庄重之感。

中间的三清殿之联为:道体清虚本绝纤尘之染,人心执着故多氛秽之尘.劝人向善,一尘不染的含意让人一目了然。
前边是灵霄殿,对联虽然只有短短的14个字,但言简意賅,爱情分明,让人一看便知。上联是:闲人免进贤人进,下联是:盗者莫来道者来。此门该进不该进,来者当三思而后行,那些贪官污吏,吃喝嫖赌,不务止业之徒切莫进,污染环境。

东侧院里是上八仙堂中八仙堂下八仙堂三处殿堂,这里只录下八仙堂的对联为:静而修修而静静静静修,空者悟悟者空空空悟悟!此联道出了人间真情,一为修行,二为觉悟,均在清静而觉悟中生成。
包公殿的对联写道:清廉便算七与人公生明要到十分地步,练达能伸三尺法宽济猛毋欺五尺儿童,该联应该是包大人的处世原则,公平待人执法如山的清廉之风让人叹服,至高思想境界,对于当今的政界人士,执法人员是一个明白的提醒。
财神殿三个行书大字的锦匾为著名书法家张平远老师所题,对联写道:无以为宝性善以为宝则财恒足矣,义然凌弘人不厌其弘又溢而招之.财神爷可谓有钱之人,他还坚持以善为宝才可长久,视财宝为浮云。
老母殿之联为: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劝人像莲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如日月一样普照人间,光芒万丈。王母宫门两边联语别具一格,其联为: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
三霄殿联则说得明白如话,让人一看便懂,知晓修道修福的深刻道理、其联写的是;迷人修福不修道,吾言修道便是福。
奶奶殿联为: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忠厚传世远勤俭治家昌。老母始终不忘教子多读书、勤俭持家,一代更比一代强,便是奶之心愿。
贞烈祠的对联是:为道为法为则守先待后,不淫不屈不移直命达天。

圣母殿联是:云雷鼓掣电普明照世间,澍甘露法雨慈眼视众生。圣母稳坐云间观看众生,谁行善谁做恶一看便知。尝罚严明,人们行事待人可一定要谨慎啊!
斗姥阁联写道:大慈光明照彻上天下地人间,大悲普耀烁烁灵霄冥冥众生。自古以来,唯有慈悲能够感天动地,积德行善才能地久天长。凡进拜之人,多数都默默念颂铭记在心,并传承后代,生生不息。
对联,又称楹联,为中国文化所独有。相传始五代后蜀孟昶,说是他在寝门桃符板上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算来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代,对联才普及开来。中国人的对联所传递和反映出的对联作者和使用者的信息,不是一个“文化”能涵盖的。中国楹联学会创始人之一的常江教授说:“对联的普及,有助于认同民族传统,继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美德。”
方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地理位置特殊,绵长历史,多元文化,特殊区位、共同孕育出众多文化遗产,炼真宫就是杰出的代表。这里的对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时常更新、曾记得在20多年前炼真宫二门上的一幅对联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道法自然”是对这座千年道观的完美总结,象一年四季那样,道法传承,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