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上电视台
 返 回 首 页  名 城 名 地  名 景 名 胜  名 吃 名 店  名 企 名 牌  名 师 名 家  名 医 名 院  网 视 动 态 
 在 线 电 视  网 视 关 注  法 制 教 育   乡 村 振 兴  红 色 文 化   产 业 联 盟  网 视 云 家  活 动 赛 事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网视动态 >> 空战英雄杜凤瑞的家风赏析

空战英雄杜凤瑞的家风赏析

2023-11-19 12:12:04 来源:中网视 浏览:16747
      最近,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到河南省方城县杨楼镇凤瑞村拜访了杜凤瑞的胞兄杜凤嘉,他如今已是95岁高龄了,但记忆清晰。回忆起杜凤瑞的战斗历程,以及一家4代不图名利,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时,仍然是那种的慷慨激昂……
      到2023年,方城籍飞行员杜凤瑞已经牺牲65周年了。1958年10月10日,杜凤瑞所在飞行中队在福建龙田上空和6架敌机展开激战,杜凤瑞一举击落两美式蒋机,后因座机受伤严重,被迫跳伞。这时敌机违反国际公法,向已经跳伞的杜凤瑞扫射,年仅25岁的杜凤瑞颈部不幸中弹牺牲,血洒长空。1958年空军党委为杜凤瑞追记一等功,授予他“空军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杜凤瑞那种可抵千军万马大闹天宫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令台军闻风丧胆,谈“杜”色变,望而却步。由于敌方遭受打击,再也没有出动大数量飞机与我人民空军争夺制空权的能力了,其活动区域压缩在台岛周围狭小的地盘上,海峡两岸和平了半个多世纪。
      1959年10月,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三级在赵洼村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为杜凤瑞烈士写了挽联:战斗功勋永垂青史,爱国浩气长存人间。赠送一面锦匾,上书:“光荣之家”四个大字。
      1959年10月1日,杜凤瑞父母应邀参加了庆祝建国10周年的天安门观礼活动,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从此以后,他们更加洁身自爱,对党报恩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一个冷清的夜晚,两位老人把大儿子杜凤嘉夫妇和长孙女新萍叫到跟前,语重心长他说,“凤瑞去了,他是为国家献的身,咱家祖祖辈辈受苦难,是共产党、毛主席救了咱,他为国家尽忠值得。以后,我们不能仗着他的功劳伸手向国家要这要那,都好好干,报党的恩,才对得起凤瑞。”
1962年10月,85岁高龄的杜伯伯与世长辞,当时虽说生活困难,但家人没向国家要一分钱的丧葬费。
杜伯伯去世后,方城县人武部和民政部门登门要杜妈妈到县城安家,衣食住行由国家解决,但她老人家为了不给国家增加负担,执意要留在乡村老家,过着平淡的晚年生活。直到1986年12月30日去世,享年96岁。
岁月沧桑,历史的长河静静地流淌,但英雄的名字并没有因历史的潮起潮落而淹没,正如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为杜凤瑞纪念馆题写的那样:“烈士高风,万古流芳”。杜凤瑞走后的数十年间,英雄的亲属们和120多万方城人民演绎了一串串动人的故事使红基因一代代传承下来。
杜凤瑞一家三代满门忠烈,情系国防,使红色基因,尽忠尽孝的优良家风得到了传承。杜凤瑞胞兄杜凤嘉和弟弟在一个飞行团服役,担任排长职务。他与弟弟商定:你在部队为国尽忠,我回到家里为父母尽孝。
杜凤嘉于1955年转业回到老家方城孝敬一双父母。当时,本可以让组织上安排工作,他却说:我这辈子识字少,坚决不吃国家闲饭,但他可是农村一个大忙人,历任公社团支部书记,高级社长,大队党支部书记等职,现在仍然是拿着国家定补和老党员补助费的普通农民。
文革期间,受部队邀请,杜凤嘉同县领导一起到部队看望,领导嘱托他,若是能帮助的话,让部队给咱县解决东方红拖拉机或汽车,好帮助搞生产。到部队后,首长问他需要什么时,他果断地说:“什么也不需要.”当时,装打火机用的打火石紧缺,一位首长送给他两包200块打火石表示心意,他拗不过首长的诚意勉强收下。回到县里,有人说他太傻,放着部队的好东西不要,只要两包打火石回来了。他笑着说:“让我借英雄的名义伸手向部队要这要那,我脸红心跳,不能顾了小家,忘了国防,那些东西在部队用处更大啊!”
杜凤嘉性格豪爽,爱党爱国无私奉献,曾经送兵100名,有的在部队当上了师长、团长,立功受奖的不计其数。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杜凤嘉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声如洪钟,做国防教育演讲报告200多场,他讲杜凤瑞从小逃荒要饭,给地主放牛,没上过学,能当上空军飞行员,在空战中牺牲时,总是老泪纵横纵横。他年逾九旬,仍然踔厉奋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演讲的内容对青少年一代有着极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使百万人受到教育。
在杜凤瑞的家族中,红色基因和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杜凤嘉的6个子女中,有3个子女参军入伍。上世纪60年代末,他动员大女儿杜新萍去东北服役,成长为一名团级干部。大儿子杜新华从长相到气质都像叔叔杜凤瑞,于1984年应征入伍,任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中队长时曾5次立功,他所带领的中队还荣立集体三等功。1990年4月1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武警中队“国旗卫士”的荣誉称号。而后,杜新华被提拔为天安门武警支队副参谋长、副支队长直到2022年转业分配到北京西城区公安局工作,至到去年退休。
杜新华获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爱人陈春波的大力支持,陈春波在方城县城关医院当司药员。1988年初,俩人相爱结婚,生儿子杜宇驰时,因为北京亚运会召开,杜新华脱不开身,就有没有请假回家伺候春波。1990年,陈春波随军去北京,被安排在天坛医院工作。他们的儿子杜宇驰三岁多时跟随母亲到北京,后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分配在北京国防科技研究所,和著名航天员杨利伟在一个单位,成了一名工程师。杜家的红色基因传到第四代,又向红色文化更高层次升华,正是英雄后代人才出,一代更比一代强。
杜新仲是凤嘉的小儿子,光荣地去杜凤瑞牺牲的地方福建武警部队服役。入伍时,杜凤嘉送给他书的扉页上写着“接着叔叔未干完的事业干下去,为党和人民争光,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到部队后,杜新仲到福州西山叔叔墓地前敬献花篮,举手宣誓:“我一定要做一名优秀战士,叔叔在九泉之下放心吧!”杜新仲果然不负众望,不仅在部队表现突出,而且退伍后留在部队附近创业,也取得了较大成功。
为传承英雄精神,方城县于1991年10月在县城北边建成了杜凤瑞烈士纪念馆,如今已扩建成“凤瑞公园”县里纪念杜凤瑞场所随处可见,县城主街道命名为“凤瑞路”、县城最大的广场命名为“凤瑞广场”,将英雄故里赵洼村改为“凤瑞村",镇一初中改命名为“凤瑞中学”,县城关镇一分为二,把县城东关最繁华的街道命名为“风瑞办事处”。
人们走在方城县宽阔的凤瑞路上,185根高杆灯拉出185个优美的弧线,每根灯杆上的两盏路灯,造型都是作势冲向蓝天的战机,即承载着人们对空军英雄的景仰、又彰显了方城人弘扬英雄的决心。
空军党委向杜凤瑞纪念馆赠送了一架歼五飞机,命名为“杜凤瑞战机”,他与英雄生前驾驶的战机是同一型号。开放以来先后接待参观瞻仰者300多万人次,是当地群众开展国防教育的场所,被省里命名为河南省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
方城县发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采用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引导青少年把个人志愿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如今红色基因在方城县一代代传承下来,“人人都是杜风瑞”的口号叫得更加响亮,在英雄的感召下,方城县连续20多年出现参军热,为军事院校输送学员近千人,其中飞行学员150名,被称为“飞行员摇篮”,方城一高中被授予“飞行员早期培训基地”。县里每年都会涌现“踊跃报名应招,争当蓝天卫士”的热闹场面,曾经成为输送飞行员全国冠军县。
有奇事必有奇文,方城县人武部的新闻宣传工作人员一棒接一棒写英雄从不间断,连续30多年学习,研究、探讨、宣传英雄,先后写出70多篇文章,刊登在《解放军报》等主流媒体上。主要有:《杜凤瑞一家三代的国防情怀》《杜凤嘉演讲百场》《杜凤瑞战机迎客百万》《方城成为输送飞行员全国冠军县》《凤瑞故里拥军潮》《品读空战英雄杜凤瑞的家风》《空战英雄杜凤瑞的生前身后事》及组诗《杜凤瑞威震寰宇》等。这些红色文章每年都有新颖的作品见诸报端,读者争相传阅,成了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的好教材。
                                                                          张继涛  张创  马庆赐 18203810661